当金属与周围介质接触时,化学和电化学作用造成的损伤称为金属腐蚀。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除少数贵金属(如Au和PT)外,所有金属都有转变成离子的倾向,即金属腐蚀是一种自发的、普遍的现象。金属被腐蚀后,会发生形状、颜色和机械性能的变化,造成设备损坏、管道泄漏、产品污染、燃烧或爆炸等恶性事故,以及严重浪费资源和能源,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估计,世界发达国家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5% ~ 4.2%,超过了每年重大灾害(火灾、风、地震等)的总损失。有人甚至估计,世界上每年大约有1亿吨金属被腐蚀、报废和丢失!因此,研究腐蚀机理,采取防护措施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的化学腐蚀反应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氧化步骤,第二步是脱电子步骤。氧化过程释放自由电子,而脱电子过程是除去自由电子的过程。
阳离子可以进入溶液或与其他阴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氧化过程必须与脱电子过程同时配合才能完成整个反应。
因此,只有通过电子去除步骤去除氧化步骤产生的自由电子,金属原子才能不断被腐蚀。实际的腐蚀过程是一个非常缓慢而相对均匀地在表面上失去金属原子的过程。在某些条件下,如果在一个区域形成阳极或阴极区域,可能会出现局部腐蚀不均匀,并形成可见的腐蚀坑。
钢铁不会很快被腐蚀,因为它的表面在水中会形成一层氧化保护层。由于铁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铁,所以不溶于水,容易沉积在金属表面,从而阻碍了进一步的腐蚀。这种现象称为腐蚀钝化。锆、铬、铝、不锈钢等金属在常温的水或空气中会形成很薄的保护层,有时甚至薄得肉眼无法分辨。由于这种薄保护层,这些金属在水或空气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从电化学特性上看,均匀腐蚀属于微电池效应。腐蚀过程中没有固定的阴极和阳极,即腐蚀过程中阴极部分和阳极部分交替变化。
,&,在均匀腐蚀过程中,金属表面各部分的减薄率是相同的。平均腐蚀速率可用于准确计算金属结构的腐蚀量,估算构件的腐蚀寿命。因此,在工程设计中预先考虑留腐蚀余量的措施,可以达到防止设备过早腐蚀损坏的目的。均匀腐蚀虽然会导致金属材料大量流失,但通常不会引起金属结构的突然失效事故,因为它易于检测和检测。
,&,均匀腐蚀是很常见的,这可能是由于电化学腐蚀,如自我解体的过程均匀电极(纯金属)或微多相电极(统一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或由纯化学腐蚀反应,如一般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氧化。对各种腐蚀失效事故和案例的调查结果表明,均匀腐蚀仅占20%左右,其余80%为局部腐蚀损伤。
腐蚀均匀程度可用腐蚀速率表示。有两个常用的单位:一是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失重,单位为g / (M2·h);二是单位时间内腐蚀的平均厚度,单位为mm /年
造成钢结构腐蚀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电化学腐蚀。钢结构一旦腐蚀,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样,构件的横截面积就会减少,承载力就会降低,其使用价值就会逐渐丧失和报废。钢结构的腐蚀虽然目前无法避免,但其腐蚀速率是可以控制的,这就要求对钢结构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钢结构的腐蚀特点:经过喷丸、冲压、电焊组装等工艺后,钢结构造成热应力分布不均匀或晶粒变形,导致钢结构中电极电位的差异,这是钢结构腐蚀的“隐患”,这就是为什么钢结构的电焊件特别容易生锈的原因。
金属腐蚀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综上所述,影响金属腐蚀的主要因素如下。
金属材料本身的影响
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和不同的金相组织,其稳定性(即耐腐蚀性)也不同。相同化学成分的钢,由于热处理工艺的不同,其耐腐蚀性也有所不同。此外,在锻造、铸造和焊接过程中热应力分布不均匀或热处理过程中晶粒变形可能会导致金属中电极电位的差异,加速金属本身的腐蚀。
金属表面光洁度
对腐蚀速率也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在初始阶段,金属表面越光滑,其耐蚀性越好。粗糙的金属表面由于深凹部分不易与氧气接触而成为阳极,表面成为阴极,导致氧浓度电池的腐蚀。
环境温度影响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在电解液中的腐蚀速率会加快。海水温度升高10℃,钢的腐蚀速率增加一倍,因为电极的反应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此外,在大陆性气候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夜间大气相对湿度增大。空气中的水分会以凝结的形式聚集在金属表面,为金属生锈提供条件。
溶液组成和浓度的影响
例如,海水是一种天然电解质溶液,含有多种盐分,包括有机物、沉积物、溶解气体、腐烂有机物等。然而,影响钢腐蚀速率的重要因素是海水的盐度、高盐度、高电导率、宏孔腐蚀电流强度的增大和钢腐蚀强度的增大。此外,海水中大量的氯离子会阻碍甚至破坏金属钝化,促进金属腐蚀。
腐蚀介质等因素的影响
各种腐蚀介质等因素也会加速金属的腐蚀。大气中除了O2和H2外,还含有N2和各种杂物,如盐雾、二氧化硫、硫化氢等靠近海洋的物质。在化学领域,各种煤烟、金属化合物等盐颗粒。这些腐蚀性介质一旦落到金属表面,就会与水结块,加速黄金的腐蚀。